傳呼台2003


@劉兆生 - 2003/08/02

Image Credit: 馮禮慈
  Image Credit: 馮禮慈

轉眼間,傳呼台已有超過二十年歷史,傳呼機幾乎已絕跡。今天,人人手執輕巧移動電話,附錄像功能有之,上網收發電郵、短訊有之。但不可不知,現在還有一批依然樂意依賴傳呼服務的用户。他們一則討厭聽留言,二則喜愛覆秘書台時之互動對話,像「人氣」重些。(後補:此稿是寫於智能電話面世之前!)

十年前,秘書台服務基地大部分已從香港遷移到廣州。我們還未習慣他或她的正宗地道「白話」對白(即廣州話,郎是我們所謂香港廣東話的根!)。十年後今天,我在廣州麓湖打球時,偶見跟着後面老遠那組的老張,想和他打個招呼,但距離太遠不方便對話,便撥個電話給他,傳呼台秘書接聽,我留言:

「請問機主有冇興趣和我打下九洞?有的話我在十號洞等他,請他馬上覆電。」

「什麼?打下九洞?」傳呼台秘書用純正香港廣東話問。

「對,下九洞。上下的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九、一個窿的洞。」我不嫌其詳地重覆,怕她不懂高球術語,聽錯。怎料她馬上接下去:

「係未打高爾夫球的上九洞和下九洞嗰個下九洞呀?」傳呼秘書胸有成竹地再問。

「對對!乜妳連打高爾夫球都識?」我詫異地問。

「多謝你使用我們的服務,祝你們打球愉快!」傳呼秘書像含笑地答我。

老張果真馬上覆電,我們愉快地一起打下九洞。

「如果傳呼台仍然在香港,你猜香港的傳呼秘書懂不懂聽Back Nine呢?」我問老張。 (完)


#####

本文原登於《明報周刊》專欄〈高球型而尚〉,現經作者修訂重刊。

[ #高球型而尚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劉兆生 Terms

Author @劉兆生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